始于心,践于行——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心脏健康基层行-沙家浜站”顺利开展
坐落于阳澄、昆承两湖之畔,有一片秀丽丰腴的土地,以其命名的现代京剧更是将这片土地的名字远播万里,这便是沙家浜。
2025年4月27日,第十四届胸痛中心大会闭幕之际,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组织发起“我为群众办实事,心脏健康基层行-沙家浜站”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基层义诊与红色教育两大主题,旨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同时强化党员思想教育,践行社会责任。
01义诊进基层,健康惠民生
上午8时许,常熟沙家浜卫生院门前已有不少居民排队等候。由全国心血管领域专家组成的党员医疗团队准时开展义诊活动。参与专家包括:天津市胸科医院丛洪良教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姚志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杨靖教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李宁荫主任以及常熟市中医院蔡文娟、王彦哲医师等。
义诊现场,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居民进行诊疗。许多患者带着既往检查报告前来咨询,专家们认真查看资料,详细解答疑问。
其中一位72岁的老大爷,多年来罹患高血压、脑动脉闭塞和心肌缺血,尤其是最近2年高血压服用多种降压药物,无法控制,并伴有下肢浮肿,心脏扩大,这次慕名从常熟赶来现场求助。杨靖主任仔细询问病情、翻阅检查报告,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到这位大爷反复低钾,并且肾上腺CT发现结节,经过计算血浆中激素的水平,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建议进行更精准的检查和手术治疗,解决了这位大爷困扰多年的疑难杂症。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服务群众70余人次,提供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咨询、筛查和诊疗服务。同时,专家们还重点向居民普及了"三高"防治知识和胸痛急救的"黄金120分钟"概念,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素养。
从学术会场到基层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专家们用实际行动缩短了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群众的距离
02红色铸初心,使命担在肩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廉洁意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义诊活动结束后,全体胸痛中心党员专家、支部党员及积极分子共40余人怀着崇敬与肃穆的心情,前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廉政警示、重温誓词等环节,全体在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廉政教育中锤炼政治品格。
在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镇是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是中共江南特委、苏常太公署和苏州县政府的驻地,是新四军后方医院所在地、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的诞生地。
穿过见证历史的东进桥,大家来到瞻仰广场。以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地下党员阿庆嫂为代表的革命烈士形象栩栩如生。在联合党支部书记严婷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肃立默哀,深切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们。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在广场上回荡。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字字千钧,句句入心。
在展厅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纪念馆的“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烽火岁月”等主题展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犹如时光的镜头,定格了沙家浜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历史实物,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大家放慢脚步,驻足凝视,仔细聆听讲解,用心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活动最后,书记严婷总结道:“今天的活动既是为群众办实事,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我们既要守护群众的心脏健康,也要赓续红色血脉,让初心使命在基层一线熠熠生辉。”
芦苇摇曳,碧波荡漾的沙家浜,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红色土地,依然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让我们共同期待,红色基因与健康使命在更多基层热土绽放光彩!
健康中国,始于心,践于行!据悉,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医疗"服务模式,定期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活动。下一站"心脏健康基层行"计划于5月在苏州木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