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黄金四分钟”,共筑健康“心”防线——CPR急救公益课第8期圆满举行
你知道吗?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每延迟1分钟施救,生存率就下降7%-10%!而我国能掌握CPR急救技能的公众不足1%……
2025年4月27日下午,CPR急救公益课第八期在苏州市科普基地——心脏之家顺利举办。现场40位学员在现场导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CPR(心肺复苏术)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知识,并通过实操练习巩固所学,最终成功获得心肺复苏培训合格证。——快来一起回顾精彩瞬间!
急救行动中,众力合建设
在培训开始前的动员环节,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党员贺晓琳首先感谢了指导老师莅临,感谢了众多学员热情且积极参与培训。贺晓琳介绍了举办全民CPR急救公益课培训的初衷:“我们致力于搭建起健康支持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AED与CPR作为挽救生命的“黄金搭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这些技能,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生命,更是对自我能力的一次提升,对社会责任的一份担当。
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心肺复苏的传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急救导师、苏州九龙医院院前急救站王中查站长结合PPT,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方式,让一场理论课妙趣横生,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心跳骤停的病因、具体特征,也让大家明白了拨打120救援时应说明哪些情况。并巧妙运用反面教材,让学员们在笑声中深刻反思,进一步加深了对急救知识的理解。
随后,培训进入实操环节。学员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老师手把手指导每一位学员利用人体模型进行模拟实训,为学员们纠正操作中的错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加深大家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提升对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程度。
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线下科普不仅“手把手”地向现场观众传授了CPR技能,同时也让线上近300名观众“云学习”了急救知识,远程感受到了热烈的医学科普氛围。
知识重点(建议收藏!)
课堂上,王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心肺复苏“五个高质量”,大家都记住了吗?①按压深度5-6厘米。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③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至原状。④避免中断:中断时间<10秒。⑤按压和通气的比例为30:2。
学员心声:从"不敢救"到"我会救"
以下是学员的感想:
A:这次义务急救培训,像一把打开生命守护之门的钥匙,老师将复杂的急救知识化作易懂的操作步骤,而我认真听讲,卖力按压练习、模拟施救,都是对生命敬畏的践行。学到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对他人生命的责任感。
B:虽然常常在新闻里听说过相关的事件,但此前并没有接触过急救相关的知识。这次活动收获了很多,希望以后如果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况自己能够帮得上忙。
学员C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更是激动地说:“这次学习让我真正理解了‘黄金四分钟’的意义。特别是还有针对儿童、婴儿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专项指导,非常全面。
此次培训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检验,使学员们掌握了国际最新的急救理论和技能进一步规范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及急救流程。科学理论和实践真知让各位学员面对突发危险情况能够冷静面对,自救救人。
时间即是生命,抓住“黄金四分钟”,挽救生命,重在行动。拥抱跳动的温度,健康心园区你我共建。
项目介绍:2024年9月,园区慈善总会、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心馨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共同发起“健康心园区”之——CPR急救技能科普常态化培训项目”,该项目计划持续每月向居民免费开放报名通道,培训大家对急救技能的掌握,为打造更加和谐安全的健康心园区贡献力量。
敬请关注“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平台”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下一场活动报名信息,并通过扫描识别报名二维码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