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与突发疾病难以预测,掌握急救技能是守护生命的关键。尤其在生命救援至关重要的“黄金4分钟”内,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为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能力,普及“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6月28日下午,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办的第十期CPR急救公益培训课,在苏州市科普基地——心脏之家成功举办,吸引了37名学员热情参与。同时通过线上直播面向公众开放。
本次公益课聚焦核心急救知识讲解与关键技能传授,旨在让学员掌握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的本领。
知识讲解 技能传授
在开班仪式上,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贾德顺代表主办方致辞。他首先对冒着酷暑前来参训的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赞赏园区居民展现出的强烈安全意识。通过回顾公益视频中"为朋友、为家人、为自己"的核心理念,他特别强调了心肺复苏技能在紧急救援中的关键作用,指出"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影响生命救援的成败"。最后,他号召全体学员认真学习这项救命技能,共同为提升园区安全水平贡献力量。
贾德顺强调培训的重要性
培训现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急救导师、苏州九龙医院院前急救站王中查站长以"黄金四分钟"急救理念切入,结合社会突发情况,通过人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全流程。"双手交叠,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深度5-6厘米,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进行2次,以此五个循环为一组"清晰指令配合规范动作,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针对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导师重点讲解"开机-贴片-放电"三步法,消除"不敢用、不会用"的顾虑,强调"AED只会在需要时进行电击,是真正的'傻瓜式救命神器'"。
王中查讲解心肺复苏理论
实操体验 现场考核
实操环节是技能掌握的关键。培训现场化身为紧张的“急救战场”,学员们利用人体模型反复练习胸外按压节奏控制与人工呼吸协调。
导师与党员志愿者在一旁指导,及时指出操作偏差:“手肘要绷直,用身体发力!”“按压深度不够,再来!”“吹气前确保气道充分开放!” 每一次及时的纠正,都让动作更趋规范精准。
练习完成后,学员们凭借扎实的练习基础,当场参加心肺复苏急救培训考核,全员顺利通过,充分展现了对急救知识的深度掌握和对生命救援的高度责任感。
本次活动不仅为学员们打开了掌握生命守护技能的大门,更让大家深刻领悟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学员们纷纷认识到,急救并非只是医护人员的专属技能,而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社会责任。
目前,CPR急救公益课已成功举办至第十期。我们在此持续呼吁: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努力实现“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急救员”的目标。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也将通过不懈的公益行动,汇聚各方力量,确保宝贵的“黄金4分钟”不再因技能缺失而白白流逝,共同筑牢社会安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