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小卫士第四期 —
小手学急救,童心筑防线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切实推动心肺复苏普及,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社会氛围,2025年8月1日,CPR急救公益培训课第十一期暨“心脏小卫士”青少年暑期健康科普培训营第四期在苏州市科普基地——心脏之家活力开营!活动吸引了30位小学员踊跃报名,现场学习热情高涨。
暑期是各类安全事故和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活动伊始,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党支部戴冬梅主任发表致辞。她强调了暑期安全的重要性,指出青少年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是应对突发状况、守护自身及他人安全的关键一环。她表示,“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运用,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两大核心手段。希望大家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用心掌握这些‘救命术’。”
随后,紧张而实用的急救专项培训正式展开。苏州急救中心资深急救培训师徐吉刚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急救课。“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4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就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徐导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结合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瞬间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徐导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关键步骤(胸外按压位置、深度、频率,人工呼吸方法),并延伸教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异物窒息处理)以及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的使用要点。
培训助教健一青少年俱乐部成员杨昊泽、陆祤睿全程默契协同,配合徐吉刚导师进行标准动作的分解演示。此外,活动通过全程直播,将宝贵的急救知识同步传递给场外观众,线上观看人数突破1700人次,有效拓展了活动影响力与覆盖面。
从“想救”到“敢救”“会救”
理论讲解后,激动人心的实操环节到来!孩子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面对模拟假人,大家争先恐后地上手练习,并纷纷举手提问:“老师,您看我按压的位置对吗?”“老师,我的手姿势标准吗?”……现场充满了孩子们好奇而认真的声音。
现场导师和助教耐心细致,手把手指导,及时纠正每个不规范的动作。通过分组循环练习,确保每一位小学员都完整地、独立地体验了一次心肺复苏术的全过程。他们不厌其烦,一遍遍指导,直到孩子们的动作达标、脸上露出掌握新技能的满意笑容。
培训尾声,不少学员主动要求“加练”,希望将技能练得更扎实。“以前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现在发现自己也能成为‘生命守护者’。”景城学校虞同学表示,这次培训让她面对意外时更有信心。
现场家长也深有感触: “或许孩子的力气还不够,但让他从小接触这些,不仅是学技能,更是培养他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尊重,这个活动办得很有意义!”
探秘心世界: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为深化学习效果, 小学员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探秘了心血管医学博物馆。通过珍贵的展品、生动的图文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孩子们对心脏的结构、功能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这次探秘之旅,将课堂上所学的急救技能背后的“生命引擎”知识生动呈现,极大地加深了他们对“为何急救”以及“如何更有效急救”的理解。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虽然公益培训的时间有限,但它播撒下的是一颗颗“生命守护”的种子。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救护知识,更是在灾害或突发意外降临时,能够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挺身而出,运用所学技能进行自救互救,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的勇气和能力。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当前,我国急救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急救知识的普及度与急救技术的发展仍存在不平衡。“心脏小卫士”项目正是响应时代所需,致力于从青少年抓起,扬起急救普及的新旗帜。通过孩子们的学习与实践,将急救知识带回家,带动父母、长辈共同参与,积极践行葛均波教授倡导的“一拖六”(一个孩子带动父母、祖父母等六位家人)模式, 最终推动形成“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良好社会风尚。
让我们为这些勇敢的“心脏小卫士”点赞!期待更多青少年加入学习急救的行列,掌握关键技能,传递生命希望, 共同构筑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